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四川省德阳中学校(德阳一中)-四川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移动版

主页 > 德中教师 > 名师工作室 > 周宁名师工作室 >

《经典名著的人生智慧》读书笔记

《经典名著的人生智慧》读书笔记
余党绪的“中学生思辨读本系列丛书”之《经典名著的人生智慧》一书,选取了九部名著进行思辨性解读。每部名著围绕拟定的主题,又分为六个小专题阐释。以下是该书第三章
——“功名与道义:《三国演义》”的读书笔记。
                          1 一个群雄争霸的故事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这三场战役,构成了《三国演义》故事的主要框架。
 发生在汉末曹操和袁绍之间的官渡之战,结束了曹袁二人之间的恩恩怨怨,生动诠释了一山不容二虎的道理。公元200年,袁绍率军南下,曹操被动应战。袁绍不听谋士许攸偷袭许昌的建议,计较前嫌,赶走许攸。许转投曹操,献计偷袭袁绍的命门乌巢。此战奠定了曹操对北方的控制权。
 曹军南下,意欲收复江南,一统江山。这就把刘备、孙权逼到了死角。刘备此时刚逃出曹操魔爪,依附刘表,又遇刘琦、刘琮内讧,正走投无路。孙权17岁从兄长孙策那继位,统治不到10年。两个历史性细节,决定了这场原本没有悬念的战争有了反败为胜、绝处逢生的机会。赤壁之战的前一年——公元207年,刘备请出了诸葛亮。更早之前的191年,孙策偶遇一代英才——周瑜。
诸葛亮赴江东舌战群儒;周瑜破釜沉舟,坚定了孙权的决战之心。周诸葛定下火攻之计,黄盖甘行苦肉计,诈降曹操。隐居江东的“凤雏”庞统,过江游说曹操锁住战船……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周诸葛两大奇才,联手上演了多场精彩传奇。“群英会”“蒋干盗书”“草船借箭”“苦肉计”等,都已成传世经典。
最后是吴蜀之间的“夷陵之战”。赤壁之战时,孙刘的暗斗已经开始,只是当时大敌当前不得不有所顾忌。战后,刘备巩固了对荆州的控制,又收取了荆南四郡,后又打败了刘璋,占据了肥沃富裕的西川,奠定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蜀国基业。这使得一向将荆州视为囊中之物的孙权如鲠在喉。公元219年,曹操派于禁率军攻打襄樊,关羽水淹七军,大破于禁。然而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死于孙权之手。吴蜀联盟破裂。孙权为自保投降曹操。张飞首级被人割了献给吴国。刘备兴兵。孙权派书生陆逊为都督,率兵拒蜀。火烧连营,蜀军全军覆没。第二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
《三国演义》以描写战争见长。三次战役,都是火攻,都是以弱胜强,都是反败为胜。
简评】能够用很短的篇幅,把《三国演义》中最主要的战争的来龙去脉说清楚,实属不易。
                              2 一群野心家
  遍地霸王
《三国演义》叙述的就是豪强们逐鹿权力、争霸天下的故事。“十常侍”弄权;董卓废帝立帝逼帝退位自己干;孙坚抢得玉玺野心大涨;袁术自己先把龙椅坐起来;袁绍觊觎天下……
“志在图王”是《三国演义》中各种冲突的总根源。“图王”有层次之分。曹操、袁绍、刘备图的是雄霸天下;更多的豪强们则是拥兵自重,割据数州,独霸一方。
“恶”到极致的董卓
总体说,董卓是一个十恶不赦、恶贯满盈的独夫民贼,作者对他是恨不能食肉寝皮,持完全否定态度。董卓在小说中集中在前十回。他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上欺天子,下虐生灵,形同禽兽,人神共愤。
董卓不仅突破了政治伦理的底线,突破了人类道德的底线,也突破了人性的底线。吕布是被否定的,但吕布偶尔也有人性的自然流露,比如对貂蝉。但董卓对待貂蝉只有放肆的淫欲和粗暴的占有。
英雄出少年
    袁绍是官渡之战前最有实力的野心家。他出身世家,家族显赫,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是反董卓势力的领袖人物。袁绍实力雄厚,据有冀州、青州、幽州、并州之地,带甲百万,广有钱粮,声振天下。但他有人格上的缺陷和才智上的匮乏。私心很重,任人唯亲。袁绍一生,少壮时有胆略,敢作为;及至做了盟主,则贪求名誉,耽于安稳,安图私利,逐渐沦为庸碌之辈。作者对其常有恨铁不成钢的嘲讽、怜悯与同情。
“古今来奸雄第一奇人”
曹操处在两个极端之间,如忠君与欺君、诚实与诡谲、仁慈与残暴、义气与不义、爱才与忌才、多智与愚蠢、超级自信与多疑善变、勇敢与胆怯、大公与利己等。
曹操是个追求事功的人,他将“成事”放在第一位,而将“做人”放在第二位。他是个典型的权奸,掌权、擅权和弄权是他的嗜好;他是个奸雄,雄才大略,志向远大,目光超群,智谋过人,他将这些宝贵的才智都挥霍在抢夺和玩弄权力上,以实现自己并吞天下之野心。
曹操对孝道的利用炉火纯青,天衣无缝。围绕杀陈宫、攻伐徐州为父报仇、招揽徐庶等都是。
爱才如命、求贤若渴的曹操,手下汇集了荀彧、荀攸、郭嘉、司马懿等,人才济济;但同样是这个曹操,杀了孔融、祢衡、杨修、荀彧,软禁了徐庶。在曹操眼里,没有“人”,只有“人才”,而这些人才如同鹰犬等,只是工具罢了。
曹操是奇人,奇在别人办不成的好事,他办成了;别人做不到的坏事,他也做了。
3刘备的道德焦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刘备出身卑微,年轻时以“贩屦织席”为业,起事后力量弱小。小说中刘备是乱世中的中流砥柱,忠厚仁义的代表。所到之处,百姓欢迎;他的亲信、谋士等倾心追随;对手们视之为心腹大患。刘备必有其过人之处。
刘备有野心,诸葛亮愿意追随,就是看重了刘有着一匡天下、统一四海的野心。
仁者刘备
刘备无论环境多么恶劣,条件多么艰苦,都有自己的底线,比如从不滥杀无辜。仁德爱人,以保境安民为本分。比如在江汉大地上,带领十万军民,上演的“携民南行”的悲壮之剧。
刘备的尴尬
刘备的很多言行前后冲突。在徐州、荆州和西川的战略性选择上,刘备都是心口不一。在称帝问题上,刘备更是心口不一,为何一再推辞?
刘备始终有一种道德责任感。他不仅是兴复汉室,更是要重振世道人心。他要珍惜自己的名声、形象和品质。所以,他陷入功业与道德的矛盾之中。想在乱世中建功立业,必须冲破固有的道德观念,越是敢作敢为,越能成事;相反,要在乱世中保持高洁的道德,维护自身的形象,就只能退隐山林。刘备的尴尬或在于此。所以他做事总是牵手掣肘,顾东忌西。从功利的角度,徐州、荆州和西川他都想要;从道德的角度,要徐州,就要乘人之危,趁火打劫;要荆州和西川,就是对同宗同族的兄弟无情无义。登基也是。
                             4性命与名节
鱼与熊掌可以兼得
中国人重名节,小说中为名节而死得壮烈的,首推陈宫。从他断然跟随曹操、又断然离开曹操看,他具有敢作敢为的独立人格。兵败被捕后,又断然拒绝了曹操的劝降,决意慷慨赴死。
古典小说对名节的鼓吹常常到了忽视生命本身的荒唐地步。可贵的是,《三国演义》没有陷入这种非理性的迷狂;对名节的理解,也不像酸儒、腐儒们所叨咕的那样僵化死板。比如貂蝉,先侍奉董卓,又与吕布眉来眼去,后董卓死,她干脆跟了吕布。按传统观念,她完全不符“名节”的要求。但《三国演义》却赋予了貂蝉以正义的色彩,并没有说她是“红颜祸水”,这说明了《三国演义》在价值观念上的相对开明与平和。
投降有风险,选择须谨慎
《三国演义》所表现的时代是一个典型的末世和乱世,每一次宫廷阴谋,每一次厮杀,每一场战斗,胜利一方都会有几个人才的“进账”。《三国演义》总体上对“降者”持宽容和理解的态度。作者对曹操、刘备、孙权这些“意在图王”的大头领有明确的是非褒贬,“拥刘反曹”是小说基本的价值倾向;而对那些“降者”却并没有泾渭分明的褒贬偏向。小说不会因为所降的主子而给予不同的评判。像投降曹操的张辽,小说给予高度评价;降刘的魏延,尽管他对刘备“痴”心不改,但却因其天生反骨而屡遭贬抑。
投降还有一个资格问题,即人家愿不愿接受。曹操似乎有心收拢吕布,但不敢养虎为患,最终缢死了吕布。而吕布手下的张辽,却因拒降赴死的豪迈之气,反而赢得了敌人的尊重。同样的,还有黄忠、严颜、太史慈等,他们都以其人格得到了胜利者的尊重和佩服。人格的力量战胜了政治的偏见和利益的狭隘。对降者,《三国演义》区别对待,评价各异。总体看,更为看重降者自身的人格和品质。
投降与变节
《三国演义》还有一种“非典型性”的投降行为,看似投降,实际却是自择明主。他们没有被俘、被逼,没有走投无路,他们的行为有很强的自主性和自由度。魏延和赵云一样,归降刘备,就是看中了刘的仁德与圣心。
而关羽的投降,是一种典型的“非变节性投降”。关羽投降提的三个条件(如降汉不降曹等)不失为迂回之计,为自己保留了足够的面子和尊严,是一种以退为进、迫不得已的策略。有时候,死不是最难的事,而活下来更为艰难,需要更大的勇气。当初,关羽若是选择了以死抗争,当然算是义薄云天;现在他委曲求全保全了性命,才为自己赢得了更大的人生空间,也赢得了更高层次的名节。
                             5梦断帝王师
捉放曹
     《三国演义》塑造了一系列谋士形象。陈宫有德有才、有胆有识,却因择主不当落了个悲剧结局。捉放曹,再断然离开,最后兵败被俘,慷慨就死。吕布虽不似曹操诡诈艰险,却也缺乏曹操的雄才大略和远见卓识。陈宫太自信,他哪能改变一个没有志气、没有头脑的武夫?眼看着吕布把自己一步步送往地狱。
临没无颜见汉君
    “临没无颜见汉君”道出了荀彧之死的原因。“曹操使人送饮食一盒至”,“开盒视之,并无宜物。彧会其意,遂服毒而亡”。荀彧之死,死于他对观念的维护。荀彧是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他为曹操定下了“奉天子以令诸侯”以图统一的战略部署。他辅佐曹操,终究是为了汉家江山,是为了“汉君”。“奉”字已道出荀彧的底线。曹操晋封魏公,加九锡,是不满足于汉相之位而欲图皇位的信号,荀彧公然反对。
出师未捷身先死
传统知识分子都有一个梦想,那就是作“帝王师”。诸葛亮算得上“帝王师”的典范。诸葛亮选择刘备,绝不仅仅是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更在于刘备的身份、雄心与人品切合了他的愿望。刘备志在图王,只有“图王”的人才能进入诸葛亮的视野。诸葛亮常自比于管仲、乐毅,其志必不在小。刘备还有一个身份,“帝室之胄”,且以兴复汉室为己任。诸葛亮是有着浓厚的忠君思想的知识分子,刘备的这一身份也调和了“忠君”与“事主”的矛盾。一旦认主,便忠心事主……
诸葛亮悲剧的根本原因在于:得其主,不得其时,人事与天命的乖违。所谓数与命,其实就是现代人说的历史规律。两千年的历史王朝,始终摆不脱“一治一乱”的循环。由乱而治,乘势而起,如雨后春笋;由治而乱,则势如破竹,一泻千里。汉王朝民心尽失,气数已尽,刘备欲复兴汉室,这是逆流而动,注定是一场悲剧。诸葛亮的悲剧,是他作为“帝王师”的政治悲剧。
                             6误读知多少
让文学的归于文学
    《三国演义》是演义,不是历史,它就是一部历史小说。读文学作品,文本是基本的根据。比如不能拿历史上真实的曹操来否定艺术作品中作为文学形象的曹操,这是阅读历史小说必须达成的一个基本共识。让文学的归于文学。
言说的底线
    作为一部历史演义,还要有一个历史的眼光,不能以今天的观念来替代彼时彼地的观念。比如指责诸葛亮对刘备的忠诚是愚忠。说为什么诸葛亮不自立?换个角度想,若诸葛亮真的废了刘禅而自立,那不就成了曹操一类人物?那小说的整个褒贬倾向也要改写了。
当然,尊重作品,不等于不能对作品“说三道四”。看待历史也有个基本的是非问题。对作品中有违人类共同价值(就是那些超越了时代、地域、民族、种族的最基本的价值观)的内容与倾向,则应该旗帜鲜明地批判和否定。比如尊重共同的生命,不得剥夺别人的生命等。《三国演义》有一个刘备吃人肉的情节,恰恰暴露了作品对生命的冷漠。吃过人肉的刘备没有什么恶心与罪恶感,只是“不胜伤感”。他伤感,只是他吃了人家的老婆,并不是因为吃了“人肉”。这样的麻木与冷漠,才是《三国演义》的消极与野蛮之处。
权谋的“三国气”
     《三国演义》还是一部宣扬权谋的书,被人称为心术、心计、权术、权谋、阴谋的大全。在小说中,各方野心家比权量力、争长较短,一靠实力,二靠计谋与权术。一个权谋盛行的社会,必然是法治不彰、规则不行的社会;必然是信息不明、流通不畅的社会。以《三国演义》为代表的历史演义,渲染各种阴谋诡计,显然与现代政治追求民主、透明和公开是背道而驰的。中国人要阳光,要坦荡,要活力四射,就必须抛却这阴郁晦涩的“三国气”。
《三国演义》对权谋文化在中国甚至在东亚、东南亚的盛行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很多人热衷从《三国演义》中搜罗可移植到现代商战、外交、竞选的秘诀和计谋,并对此津津乐道。津津乐道的人们似乎忘了,现代的商战、外交与竞选,是基于公认的法律、规则和道德而展开的,与《三国演义》所宣扬的那套不知廉耻、百无禁忌的斗争哲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话语系统。如此渲染阴谋与权术,对于现代文明的建设,对于现代人格的成长,并无益处。
简评】从大部头的整部小说中确立专题实属不易。6个专题,每个专题下又有数量不等的小专题,每个专题都值得认真思考,仔细研究。作者对作品非常熟悉,思辨性很强,能够抽丝剥茧深入探究,给人很多启迪。读名著,“当然不能仅仅停留在讲讲这个离奇的故事,说说这个剧本的优点。归根到底,读名著是为了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思考社会,思考文化,反思自我”,余党绪如是说。这篇有关《三国演义》的文章,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研读名著的范例。
                                                      2018年5月下旬
 
(责任编辑:管理员)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