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在演示实验中变换角色,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演示实验的绝对主角,整个实验过程都由教师一个人来完成,讲台变成了教师的舞台。这不仅限制和阻碍了学生智能和潜能的发展,而且直接影响了学生实验心理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如果教师变换自己在实验中的角色,把教师演示变成学生演示,既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从而真正的参与其中,更直观的获得感性材料。 例如,在进行《电阻》实验时,教师在准备好电源、灯泡、滑动变阻器等器材后,可以先讲一下注意事项,然后让学生来演示实验过程,并且在演示过程中,一边提问相关问题启发学生,如:滑动变阻器有几个接线柱?怎样连接它才能改变灯泡的亮度?……学生带着问题来进行实验操作,必定会全身心的投入进来,这肯定要比教师演示学生观看效果要来的好。学生通过实验,掌握了滑动变阻器的结构和连接方法,以及如何改变电流大小的相关原理,同时因为学生亲手操作,激发起了大家主动求知的欲望,遇到类似实验大家都会想亲身体验,课堂气氛自然也就活跃起来。 此外,有些演示实验并不是很直观,甚至有的还很抽象,这就要求教师把一些抽象的物理原理配合实验制作一些幻灯片,然后配上适当的、幽默的旁白,或者在实验现场进行口头演说,这样能变抽象为形象,激起学生操作和演示的兴趣;还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比如磁感线的分布情况、光线的传播方向等实验,利用多媒体能把实验效果发挥的更充分。 2.让学生成为分组实验的主体,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新的物理课改要求,在分组实验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变成教学的主体。激励学生通过假设、实验、分析、归纳等探索手段,提出各种假设和猜想,并通过实验求证。在以往的分组实验教学中,学生往往按照教师的要求按部就班的进行实验,证明早就设好的问题,实验只是机械的重复而已。而现在,我们必须教会学生自主的去探究获取知识,变成分组实验的主体。 例如,在进行《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实验时,首先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任命一个小组长,让大家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分组讨论,猜测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小组的学生群策群力,把合理猜想都列了出来,如压力大小、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等。等每组归纳完毕之后,我又让他们带着猜想通过实验来进行验证。最终,学生经过实验验证,再通过一系列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和概括,最后得出结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教师要鼓励学生齐心协力,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设想和验证,直到得出正确的结论。 此外,在分组实验中,教师一定要注意组员必须要合理搭配,小组长要精心挑选;在实验之前也一定要预习实验内容、原理、步骤以及注意事项等;如果在实验中,有的学生能提出一些很独到的见解,教师要给予肯定和鼓励,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总之,在整个分组实验过程中,教师要起到一个引导者的作用,指导学生以主体身份投入其中。 3.鼓励学生多做课外小实验,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当中,物理现象是非常普遍的,这就要求学生要多注意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并分析其中包含什么物理现象,是什么物理原理。一定要鼓励学生多做一些可以在课外操作并且没有危险的课外小实验,以此来弥补课堂实验的不足。学生在多做小实验的过程中,加深了对物理原理的认识,也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例如,在学习了物态变化的相关物理原理之后,可以鼓励学生做人工制霜的小实验。简单可行的小实验让学生对霜的形成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原来霜不是天上降下来的,而是在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就是这样一个有趣而又简单的小实验,让学生在欣喜自己实验成果的同时,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更激发了对物理学科的热爱。 二、做好物理实验的重要意义 首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比起枯燥的课堂讲授,物理实验不仅直观,还能通过一些神奇的实验,引发学生的新鲜感和好奇心。时间久了以后,学习物理的兴趣也在潜移默化之中培养起来。 其次,可以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物理实验都是配合相关原理进行的实际操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亲身操作,获得了丰富的感性材料,这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加深对物理原理的认识,可谓一举两得。 最后,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课外实验中,选择实验器材、设计方案以及实验过程都是创新活动,而课内实验本身就是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出自己见解和观点的过程。此外,“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验把一些空洞理论具体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操作中,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当然,基础教育的改革和新课标的落实并不能一蹴而就,作为初中物理教师,我们有责任不断的更新教学理念,以饱满的热情和创新的精神投入到实验教学改革之中,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admin 发布:管理员 修改:管理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