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中学欢迎您!  今天:
当前位置: 主页 > 德中教研 > 课程改革 >

何茂琼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及反思

时间:2014-06-05 10:48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2012年7月随旌阳区赴昭觉讲师团支教教学设计与反思

 
基本信息
课题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八上)
作者及工作单位 何茂琼  四川省德阳中学
教材分析
1.《记承天寺夜游》是一篇文言文,新课标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本文在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篇目有所增加,学生学习文言文有负担,但本文较浅显。
2.本文作者苏轼是唐代八大散文家之一,他的散文成就很大,本文是他的散文名篇之一。
学情分析
1.学生学习文言文还是比较困难,我们要求学生背诵了所学过的每篇文言诗文,但从作业和试卷反馈情况看,讲准文言实词和虚词并不容易。
2.进入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文言文学习的基础,如: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的学习,文言背诵的积累,能诵读文言文,初步读懂文章大意。但文言文量的积累还远远不够,仍需老师指导学习。
3.学生学习本课主要障碍一是理解写景句,用的是比喻,表面写积水、藻荇,实写月的清澈透明和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二是理解作者赏月时的复杂情感。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学习重点字词和重点句子的翻译;
2. 学习记游小品的写法;
3.  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 整体感知文章;老师与学生反复诵读,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2.  学习重点字词和重点句子,并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3.  比较课文的文言版、现汉版、诗歌版,欣赏文言版即兴偶感之美及语言的清新与简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反复诵读,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复杂微妙的心境;
2. 引导学生理解苏东坡即使被贬谪过着流浪汉式的生活也能有一种宁静欣悦的心境,呈现给我们的却是瞬间快乐动人的描述。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注重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朗读并背诵课文。
2. 理解作者的复杂情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
意图
1.导入   方式一:用刚学过的课文内容导入。
用《核舟记》中“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板书引文)的优美句子引出著名散文前后《赤壁赋》,再引出作者苏轼。
方式二:用林语堂《苏东坡传》中的一段话导入。
“他现在所过的流浪汉式的生活,我们很难将其看作是一种惩处,或是官方的监禁。他享受这种生活时,他给天下写出了四篇他笔下最精的作品:一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两篇月夜泛舟的前后《赤壁赋》;一篇《记承天寺夜游》。”引出作者苏轼。
方式三:学习对象为四川的学生
我们四川自古称天府之土,沃野千里,养育了伟大的诗人李白、杜甫,还有值得我们骄傲自豪的苏门三学士即“三苏”:父亲苏洵称老苏,长子苏轼称大苏,次子苏辙称小苏。其中成就最大者当为大苏苏轼。引出作者。
方式一学生易接受;
方式二优秀学生可得到提高;
方式三能激发四川学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学生属平行班水平可用方式一;
学生学习能力较强可用方式二;
学生属四川人最好用方式三。  
2.作者简介 苏轼生活朝代,字、号,藉贯,文学地位,文学成就,诗、词、文风格及影响(PPT.),引入课题苏轼的文《记承天寺夜游》(板书课题)
北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
清新豪健,(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开豪放一派,对后代有很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作品在宋代广为流传,对宋代文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 。(老苏苏洵,大苏苏轼,小苏苏辙)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学生可能知道三苏,可补充“八大家”名字。 苏轼是古代很重要的作家,要让学生了解得详细点
3. 学习文言版课文 1) 课文诵读。读文本,正字音,分节奏,找语感。
老师范读,学生齐读,快读……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遂suì 亦yì 寝qǐn 中庭tíng藻荇xìng 竹柏bǎi
2) 解释文言词语,疏通句义。
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元丰,宋神宗年号
解:脱下。   欲:想、打算。       月色:月光。 
户:门。    欣然:高兴的样子。 念:考虑,想到。
无与1为乐:没有人同我一起交谈取乐。   
者1:……的人。      遂:就。         至:到。亦:也。       寝:睡觉。    相与:共同,一起
于:在。       中庭:院里。          如1:像。
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藻、荇:均为水生植物
交横:交错。         盖:连接上句,表推论原因。
何夜:哪一夜。     何处:哪一处。    但:只是。 
闲人:清闲的人。   如2:像。         耳:罢了。
解释重点词语,翻译重点句子。(PPT.)
①欣然起行:(我)高兴地起来来到户外。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
③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啊。
3)从游记入手学习课文叙事、写景内容。(PPT.)
叙事
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地点:承天寺中庭
人物:“我”和张怀民
事情的起因:月色优美
写景
“庭下如积水空明”——明喻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借喻
—→写月光的清澈透明    写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
4)理解作者抒发“闲人”之“闲情”。(PPT.)
谪居黄州(乌台诗案,苏轼入狱,后谪居黄州,过着流浪汉式的生活,在城东一片坡地耕种,“东坡居士”即由此得名,共4年时间。)
担任闲职(担任团练副使,实是闲职,常与朋友饮酒,月下夜游。)
—→赏月的欣喜    贬谪的悲凉    漫步的悠闲
(林语堂语:刹那间一点儿飘忽之感而已。是瞬息间快乐动人的描述,是作者精神的自然流露。苏东坡以宁静欣悦的心境写出了这种宁静欣悦。这一时期他把自己比作陶渊明,他也更加喜欢陶渊明了。)
5)学习这篇散文小品的特点。(PPT.)
文字简炼, 寓情于叙,融情于景
(即兴偶感之美,颇为人所喜爱,已然成为苏东坡的散文名作。)
6)背诵课文。
   分角色诵读课文并当堂背诵课文。
学生活动
有:
朗读——
齐读、
快读、
个体读
释词——
口头解释、板写。
译句——
翻译写景抒情重点句。
赏文——
散文小品
内容及特点。
背诵——
当堂成诵
整篇课文教学我设计成不同的版本来教学,想在新课标理念下再
求新、求异。
版块有:
文言版(散文版)、
现汉版、诗歌版、创意版。
 
文言版是重点
4. 用本文的现代汉语版与文言课文比较 1)学习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原则(ppt.)
文言文翻译原则
“信”  (  准确  )
“达”  (  通顺  )
“雅”  (  有文采 )
强调以直译为主
字 字 落 实/ 句 句 落 实/ 文 气 贯 通/ 译 文 流 畅
文言文翻译八字要诀
①留②换③释④补⑤调⑥删⑦盯⑧缩
2)比较文言版课文与现代汉语版译文的简与繁。(PPT.)
   学生阅读文本加以比较。(PPT.)
现代汉语: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了衣服,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里,(十分美好),(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想到没有人与我同乐,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好友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哪一夜没有月光?哪一处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啊。(146字)
3)文言版课文学习小结。
铭记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的苏轼的散文成就。
 
本文难度不大,学生翻译应该较顺利。 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学生要形成的基本能力
 
要求初中学生学习直译
 
现代汉语版既是文言文学习的延续,也是文言文学习成果的检验,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同时也可与苏轼的原文比较,体会苏轼文为什么称为散文精品。
5.欣赏诗歌版《邀友夜游承天寺记》 用现代诗歌版演绎课文(PPT.)
邀友夜游承天寺记
苏轼
晚风轻轻                                                             想不到他也还未就寝
微微吹临                                                             就邀他来
颤动着这周遭的景物                                       携手同行,共赏良辰月景
侧耳倾听                                                            怀民,怀民……
似乎是天籁之佳音                                           难道你不为此刻触景生情
我正想解衣就寝,                                           瞧,这庭院积水空明
上床安睡就盼望着一个美梦的来临呀!    看那松柏竹影
真想不到那如霜如碧的月光,                     真像水中交横的一片藻荇
脉脉含情                                                            涤荡着你我的心灵
悄悄的透进窗纱,一眼晶莹                          啊!
不禁令我意念迷盈                                           何时没有月亮?
又从梦乡边缘乍醒                                           却偏偏在此时照临!
于是,只好挺起腰身                                       何处没有竹柏?
想想这良辰美景                                               却偏偏在此地留影!
该与谁共享共分                                               怀民,怀民
才不会任它空来虚设,辜负良辰                 如果没有两颗默契的心
又怎能孕育这份纯真悠雅的闲情
走着,走着                                                       我俩
就来到了承天寺                                              真不愧是神仙的化身!
找找老友张怀民吧!               
学生应该很喜欢 诗歌版本是找到的现成资料,在课堂上由我读给学生听,又营造了“夜游”的感情氛围,学生听得很投入,也很喜欢,我的很多同事也非常欣赏诗歌版。
6.课文延伸 1)同学再现课文场景或创意表演。(学生若干表演)
  (情景再现/ 话剧/ 舞蹈等)
2)课文延伸1:不做闲人,朗读苏轼另外两首词(PPT.)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作于公元1075年  宋神宗熙宁八年  谪居黄州前)
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了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体现了为了效力抗击侵略的豪情壮志,并委婉的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九上25课篇目。
浣溪沙  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作于公元1082年  元丰五年  谪居黄州后)
谁说人老了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代呢?门前的流水还能执著向西奔流!不要在老年的时候感叹时光流逝,而自伤衰老。八上课后诗词。
    苏东坡谪居黄州前是一种旷达豪迈,谪居黄州后在逆境中是一种乐观向上,光辉透彻。
课文延伸2:不做闲人,少年心事当拿云
青少年最喜爱的青春偶像(PPT.)
姚明、刘翔、杨利伟、刘洋、景海鹏、刘旺等。
学生可以表演,不能表演可下去尝试。
课文仿佛写闲人闲情,认识苏轼不愿做闲人,我们更不能做闲人。
创意版是留给学生在课堂上演绎的,他们可谈感受、表演、改编,也要视课堂生成调整教学,如果课堂完成不了,可作为课后延伸内容完成。
八上语文课后古
诗已能背诵《浣溪沙》,
《江城子•密州出猎》在九上学习,介绍重点就行。
7.作业 片段写作:
描述  “瞬息间的快乐”  或“动人的场景”
可课上写,也可课后写。 学习课文写景方法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叙事:承天寺  夜  赏月
             散文小品    写景:积水——实写月光的清澈透明(明喻)
                                                        藻荇——实写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借喻)
                                                                               抒情:赏月的欣喜
                                                                                            贬谪的落寞
                                                                                           漫步的悠闲
文字简炼, 寓情于叙,融情于景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学生自我评价表
朗读——①初读:音准、停连、节奏、音量
                                                                                ②再读:快、齐、准
                                                                释词——准确清楚。
译句——字字落实,句句落实,文所贯通。
赏文——了解作者,理解文意,融入情景。
                                                                背诵——当堂成诵。
                                                                写作——片段直至成文。 
教学反思
1.备课依据教材及课标要求。
2.我第一次设计这堂课是上公开课,容量大,我最担心上不完,所以上课我一环接一环不敢中断,不说一句废话,最后顺利上完,听课老师评价很好。我自己谈教学设想时说到:能上完设计的全部内容我就完成了任务。
3.我精心设计了文言版、现汉版、诗歌版、创意版,到现在没有发现有雷同,师生最喜欢诗歌版。
4.我后来重新上过四次,都要上两课时。学生表演部分很少用,难以保证表演质量。最近半年上过一次,有专家听课,他们认为备课及设计很落实。 

 

相关热词搜索:何茂琼 教学 设计反思

上一篇:牟桂芬 少教多学,我们一直在行动
下一篇:2014年4月27日深圳学习

(作者:admin   发布:管理员   修改:管理员)
0
------分隔线----------------------------
------分隔线----------------------------
相关阅读:
德中教研
最新文章
本周热门